通讯员 吕晓静 新学期伊始,学校“数智素养与智慧教学研究工坊”于2025年9月4日在学校网信办会议室成功召开首次工作会议。工坊负责人张建勋详细介绍了工坊成立的背景与未来三年发展规划,重点强调其核心使命是整合校内外优质教学资源,以技术为驱动,成为我校AI赋能教育教学深层次变革的先行者和探索者。工坊将坚持以“数据驱动”为核心路径,通过智慧教学平台采集多模态教学数据,分析与优化教学过程,最终实现AI支持下的“个性化教与学”。会议围绕AI赋能课程建设、教学设计案例库开发以及智慧教学实践的具体方向与实施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
为将愿景切实转化为行动,会议部署了两项近期需推进的核心任务:
其一,启动教学数字资源知识库建设。要求成员利用“学习通”平台的“我的课程”功能,将上学期个人录课视频资源导入,初步构建个人教学知识库。后续可系统化上传课程视频、PPT、电子教材等素材至“学习通”或“雨课堂”平台,借助平台AI能力自动生成课程知识图谱,进而形成支持专业问答和定制化提示词的教学助手,显著提升备课与学习效率。
其二,开展数据驱动的教学案例设计。工坊研究将围绕“数据驱动、环境赋能、能力导向”三大框架展开,依据教育部标准,结合新师范、新工科等专业特色,设计数智化场景下的教学案例库。每位成员需围绕某一特定知识点进行精细化教学设计,最终形成不少于15个具有示范意义的智慧教室应用优秀教学案例,并以此为基础提炼先进教学策略,积极撰写和发表高质量教学研究论文。

会议期间,工坊成员还就智慧教室的功能应用进行了热烈讨论,重点探讨多屏切换、分组研讨、实时录播等先进功能如何促进深度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大家一致认为,应积极探索智慧教室功能与日常教学场景的有机融合,例如在大班教学中设计有效的小组互动与协作探究方案,打造教学创新亮点。会后,全体成员前往“金课工场”参加设备操作培训,学习视频录制、出镜讲解等实操技能。
未来,工坊将积极探索基于校内算力平台的垂直领域大模型教学应用,为我校智慧教学提供更强大、自主可控的技术支持。“数智素养与智慧教学研究工坊”将持续发挥培育新时代高素质教师、孵化智慧教学成果的重要平台作用,全力助推我校教育质量与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