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支部动态 / 正文

本科生第三党支部: 石榴籽小课堂——指纹的秘密、家书抵万金

发布日期:2025-05-06 点击量: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的要求,天职师大学子积极响应号召,于2022年7月成功组建“‘津’色石榴籽,民族一家亲”实践团。

2025年3月25日下午,信息技术工程学院本科生第三党支部成员陆国豪和王妍同志为西藏丁青县实验小学的同学开展了“指纹的秘密”和“家书抵万金”为主题的石榴籽小课堂。

01.指纹的秘密

《指纹的秘密》在课堂开始之前,实践团陆国豪亲切提出课程引言“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留意过我们的指纹,仔细观察,我们观察到什么?”同学们积极回答后顺势展开课程,介绍今天的课程内容,进一步导入课程主题,激发同学们对指纹探索的兴趣。

课程开始,通过趣味的指纹科普小视频,带领同学们学习,从认识指纹,指纹是人类个体身份的重要标识,到指纹的形成,进一步引言学习指纹的类型和特征,指纹类型分别有弓形纹,斗形纹,箕形纹等,指纹具有独特性稳定性等特征。

引导同学们运用所学知识探索指纹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以应用在哪些方面,发现指纹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观看了警察通过犯罪现场遗留的指纹与犯罪嫌疑人的指纹进行比对,最终确认犯罪嫌疑人就是犯罪者的视频,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同学们对指纹的唯一性和稳定性知识的运用与理解。与此同时,指纹也可以运用在电子设备的解锁,出入边境人员排查等生活应用。最后回归生活,跟同学们一起学习怎么样在日常生活中保护好自己的指纹,保护自己的指纹信息安全。

课堂最后,实践团陆国豪通过课堂上向同学们讲诉的指纹具有唯一性,每一个指纹都是独一无二的的,教导同学们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的,要好好的爱护和保护好自己,不让自己受到伤害,同时也要保护好自己的指纹,保护好自己的指纹信息安全,更好的运用指纹带给我们的便捷。

02.家书抵万金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课程伊始,实践团王妍以亲切的互动开启话题:“同学们如果和爸妈暂时分开,想念他们会怎么联系?”待孩子们分享现代通讯方式后,顺势引出过去依靠家书传递思念,激发孩子们探索兴趣,导入课程主题。

然后通过讲述家书历史变迁,从古代“鸿雁传书”传递军情、家事,到近现代形式从手写书信变为电报、电话、电子邮件,内容也愈发丰富,再到当代出现视频通话等新形式,同时点明传统纸质书信独特魅力仍在;还阐释家书是家人情感纽带,介绍传统与现代家书形式区别。

接着成员分享了毛泽东给国外学习的毛岸英、岸青写信,表达欣喜并提学习建议,展现对儿子严格要求和对国家人民的深厚情感;讲述刘洋飞天前写“星星家书”,在太空读给孩子听,传递伟大母爱与科技助力亲情跨越时空的力量。随后引导孩子思考讨论,领悟家书传递亲情、表达思念、提供鼓励支持、传承家风的价值。

随后成员指导同学们准备彩色信纸等材料,建议写感谢、趣事、秘密或愿望等内容,提醒书写注意事项,包括写清收信人、字迹工整、表达清晰,写完画插图。课程最后,成员指出家书是爱的传递,鼓励孩子用心书写、感受家书温暖,让情感纽带延续,为家庭增温。

通过本次活动,实践团成员和西藏丁青县实验小学的同学们一起学习了“指纹的秘密”和“家书抵万金”。在“指纹的秘密”课程里,知识的大门被缓缓推开,同学们知晓了指纹是独一无二的生理特征,了解到指纹的形成机制,以及斗型纹、箕型纹、弓型纹等不同分类。这不仅拓展了孩子们的科学视野,更点燃了他们对生命科学、人体奥秘的浓厚兴趣,就像在心中种下一颗颗好奇的种子,为未来探索复杂科学领域筑牢根基。在“家书抵万金”课程中,同学们深入了解家书悠久的历史渊源,学习规范的格式写法,感受字里行间蕴含的细腻情感。这一文化形式的传承,让传统文化魅力深深扎根于同学们心间,极大地增强了文化自信,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同时,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生与西藏丁青县学生围绕家书主题展开热烈交流互动,增进彼此对不同地区家庭文化的理解,有力促进民族间文化交流与融合,如同石榴籽般紧密相依,用文化交流夯实民族团结的深厚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