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王妍 指尖轻叩点亮眼前屏幕,云端信号牵起山海两端。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号召下,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工程学院本科生第三党支部“‘津’色石榴籽,民族一家亲”实践团,跨越山川湖海的地域阻隔,以“云展厅、云工坊”为紧密纽带,将红色基因的深厚底蕴、民族情谊的温暖力量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细细编织成网,让各民族青少年在真诚交流中凝聚思想共识,在亲身实践中传递同心向党的青春力量。
云展厅溯源,光影中传承红色基因
“红途追光云展厅”以高清拍摄等数字化手段,精心搭建起一座跨越时空的红色历史长廊。实践团成员分成多个小组分头行动,深入天津市宝坻区烈士陵园、北京市北大红楼、甘肃省兰州市张一悟纪念馆等多地红色基地——他们细致记录每一处历史遗迹的纹路,认真梳理革命发展的清晰脉络,一点点将线下珍贵的红色资源,转化为可沉浸式浏览的线上展览内容。
展厅内,一张张带着岁月痕迹的老照片、一段段承载历史记忆的影像资料,生动诠释着建党精神、革命精神的深刻内涵。无需跨越千里远行,各民族青少年便能在流转的光影中追寻英烈们的奋斗足迹,在深刻的历史感悟中筑牢心中的爱国信仰,让红色精神跨越地域的界限,在云端实现代代相传的使命。


云工坊聚力,技艺间延续文化薪火
“文脉薪传云工坊”聚焦传统技艺的传承,搭建起非遗文化与现代传播相连的桥梁。实践团以天津市蓟州区独乐寺的榫卯工艺、河西区天津博物馆的指尖丹青、静海区独流镇的非遗制醋技艺为核心载体,通过视频讲解的方式,让各民族青少年能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每个教学视频里,实践团成员都手把手细致演示榫卯结构的每一步拼接技巧,耐心指导屏幕前的同学用画笔一点点勾勒传统纹样的细节;他们还特意邀请非遗制醋匠人出镜,让匠人亲口分享传统酿造工艺背后承载的文化故事。大家在线上积极展示自己的实践成果、真诚交流创作心得,让传统技艺在热烈的互动体验中焕发新的活力,也让中华文化的文脉在各民族青少年的手中稳稳延续,薪火相传。


结语
这场跨越千里山海的 “云端之约”,不仅是一次富有意义的实践活动,更是各民族青少年心手相连、情感交融的生动见证。未来,“‘津’色石榴籽,民族一家亲”实践团将继续以创新形式推动各民族青少年间的民族团结教育,让红色基因的传承、民族情谊的传递与传统文化的弘扬在云端持续进行,指引各民族青年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携手共筑家国梦想、共同谱写同心奋进的美好乐章。

